中新社兰州8月14日电 题:内地农产品频现涨跌怪圈 供求“撞车”致多头“伤”
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魏建军
60岁的兰州菜农毛玉贵今年种植的四亩菜花全赔了。上市近一个月的菜花跌价让这位老人很“受伤”:7月中旬以来,菜花从每斤1元(人民币,下同)开始下跌,至1角、5分……甚至无人问津,最终只得倾倒或喂牲畜。
眼下,正值供应内地80多个大中城市的甘肃“高原夏菜”收获期。在兰州市榆中县广袤的大山里,随处可见残留在菜地里枯萎腐败的菜花及叶片。一些菜农将这些及时收集起来倾倒别处以腾出空地改种其他蔬菜。还有一些菜农索性招呼周边的羊群前来帮忙“清理”。
“去年菜花价格最好时曾达每斤三四元,一亩地平均能产六千斤呢!”在毛玉贵看来,不少菜农从去年菜花的“好价钱”中尝到了甜头,使得这里今年的菜花种植面积大幅扩大,但前往当地的采购商根本“消化”不了这么多。
为了抢得交菜时间,毛玉贵和他的家人最近每天凌晨三点就得赶到地里采割菜花,紧接着送至几公里外的蔬菜交易点。“去迟了,采购车就装满了。”毛玉贵说,通过“抢救”,地里的菜花基本算是卖出去了,不过每亩地只有约一千元的收入,这甚至不够种子、农药、化肥和人工等投入。
“种菜花这十几年来就遇了这一次,没这么惨过。”62岁的菜农李夏隆在低价贱卖品质较好的一些菜花后,剩在地里的只能眼睁睁看着羊群来啃食。尽管这两天正在地里改种“娃娃菜”,不过面对飘忽不定的市场需求,他心里并没有多少把握,“我们就想改种其他蔬菜补救一下(损失),以后能否进入市场还说不上”。 |